现场查验零等待 监管过程零干扰 江苏如皋:“无侵入式查验”模式效率
在对外开放口岸,入境货物接受检验检疫是必经环节。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通关效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检验检疫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江苏如皋检验检疫局从口岸实际出发,探索集装箱“无侵入式查验”模式并取得成效。
12月15日10时,如皋局查验科的吴惠新接到消息,一批进境咖啡豆计划当天上午在如皋港保税物流中心卸货,远在南通市区的恒运代理公司申请“无侵入式查验”。他在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中查到相关报检信息后,回复代理许健“在该批次10个集装箱中,随机抽中A箱实施查验,请通知保税库操作人员做好准备”。
10时10分,吴惠新和丁晋飞两名查验人员到达卸货现场,核对A箱的集装箱号、检视箱体外观之后,示意可以开箱。随后,两人查验货物及箱内卫生状况,并查看木质包装IPPC标示,综合判定货物符合入境检疫要求。10时20分,在e-CIQ系统中点击合格放行,10个集装箱可以马上卸货。
20分钟,一批货物完成“无侵入式查验”。整个过程外贸企业及其代理人员并未到场,只要在e-CIQ系统中如实申报货物信息,及时提供入境货物物流信息,即可完成现场检疫查验并顺利办理入境检疫手续。
“这在原来是不可能的,这次查验还省了两三千元吊箱费。”许健说。按照一般程序,入境集装箱应在第一入境口岸完成检验检疫,货主或代理人履行配合查验义务。入境集装箱码头一般设有专门的查验场地,根据查验规则和指令,货主或其代理人按要求将指定集装箱调至查验平台后预约查验。
对外开放港口由于其特殊性一般远离市区。以如皋港为例,距离南通市区30多公里。进出口货物代理人需到几十公里外的码头配合查验,整个过程至少半个工作日。有时候码头繁忙、吊箱紧张,查验人员上午到位,集装箱却迟迟不来甚至拖到下午。
“无侵入式查验”模式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不仅让代理企业免去了奔波之苦,而且实现货物从入境口岸到卸货场地“直通直达”。从经济效益考虑,省去了码头查验环节,每标箱可直接为企业节省200元吊箱费。原模式下,集装箱下船后要等待现场检疫,需在码头暂存。新模式下,集装箱下船后可直接运抵保税仓库,查验合格后马上卸货。随着运输环节简化、物流时间缩短,企业节省大量租箱费、存储费和运输费。
如皋港保税物流中心位于远离市区的长青沙岛上,而“要不要把查验科办公地点迁移到保税物流中心,只是每天要多跑几十公里路”问题一直困扰着如皋局。从如皋港实际看,入境集装箱超过90%都进入如皋港保税物流中心。如果在该中心设置工作点,查验人员就能在保税货物入库时实施“无侵入”查验。然而,这不但会改变第一入境口岸检疫惯例,而且会导致人员交通等成本提高。
“让企业少跑路,这样的改革必须做。”如皋局局长肖国平说。
经过风险分析,该项监管改革切实可行。第一,集装箱具备严密、完整的包装特性,从入境口岸到保税仓库运输过程中不存在疫情扩散风险。第二,保税货物受海关全程监管,所有入境货物都会进入保税库区,不存在逃漏检可能性。第三,经过与保税物流中心沟通,设置检疫处理场地,一旦发现入境疫情,可就地实施检疫除害处理。
如皋局进驻保税物流中心工作点一年来,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据统计,仅码头查验费用就节省30余万元,入境集装箱货物平均通关时长由几天缩短为几个小时。(丁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