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综合新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辨析

    作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机关党
    发布时间:2017-12-26
    来源:

    一、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自信

    当前,质检系统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由于党情、国情、世情的变化,质检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有一些党员干部和职工对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依然存在认识误区。如不从思想上消除认识误区的根源,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将受到极大影响。

    (一)认识误区影响履职尽责,观念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认识影响行为动机。无论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党的建设,都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思想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氛围而存在、而变化,政治也离不开人的思想去主导、去支配、去实现。我们队伍中持有“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党建”的同志,其思想根源主要是对党的性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属性领悟不深,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对中央和上级党的组织赋予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不明确,影响了正确履行工作职责。

    (二)党建统领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必须强化。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统领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每一个部门(单位)党的组织都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阶段性任务、内容和途径提出具体要求。在中国革命历史的每一个阶段,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基层党组织都坚定不移的按照党的宗旨、纲领和奋斗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途径与手段,教育和领导党员和人民群众,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改革开放的实践都证明党建统领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成效。近年来,党内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党内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去。

    (三)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党建,作用必须重视。深刻领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党建的地位与作用,有助于提高党员干部重视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种服务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毛泽东主席也曾告诫我们:“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中国共产党以其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群众工作优势、宣传工作优势,教育动员千百万个劳苦大众跟党走,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宗旨和形象,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和所发挥的“令人信服”的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所涵盖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新颁布的《条例》第六章“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来看。将党的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并纳入《条例》,足以说明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将决定和影响党的各项建设质量。

    二、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增强关键少数人事业心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曾指出:“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是机关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维护机关稳定、促进机关和谐、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可见,抓住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少数人”是做好新形势下质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传声筒”“老套套”制约了服务党建工作的质量。从质检系统多年来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来看,走出认识误区,抓住“关键少数人”至关重要。据了解,系统内仍有不少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把思想政治工作职能当作“传声筒”,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有些部门(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是“老套套”,难以满足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心理需求。一些领导对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知之甚少,对工作和生活中许多实际困难、合理要求、建设性的建议,积极回应少、解决思路少、精力和经费投入少,致使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安心履职、投身质检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释放出来。

    (二)“应付多”“思路少”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能否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对待,这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也是衡量一级党组织和一个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工作政绩的重要标准。从近年来一些部门(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来看,由于没有从“认识误区”走出来,一些部门(单位)党的办事机构“编制不到位”“专职人员少”“经费投入少”每当上级工作部署下来,往往是“照搬照抄照转多”“被动应付多”在工作中“特色少、亮点缺”,在面对质检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审批项目压缩等压力的情况,一些“小道消息”“内部新闻”无形中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消除这些思想顾虑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三)“灌输多”“新意少”制约了满足党员群众的需求。经了解,当前质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的思想压力和思想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二是生活、物价、交通、就医等高消费;三是职级提升、职称评定、岗位轮换,以及现有的工作环境、上下级关系等,这些都是青年职工最为关心、最为期待早日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仅仅靠“灌输”形式的思想教育和说服是难以凑效的。对于职工群众的诸多思想问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常以政策来“应付”、以困难来“解释”,真正动脑筋、花气力开拓 “思路”的主动性差、开拓创新的意识差。从而,制约了满足职工群众正当需求和工作潜力的发挥。

    三、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力度。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就要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同时,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特点规律的研究,这是各级党组织凝聚共识推动质检中心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党政干部履职能力、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的动力源泉。

    第一,在研究方向上要有新目标,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创新破解难题相结合的原则。质量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质检的社会地位和工作职能直接关乎质检系统的“社会存在”,每一位职工的“生存空间”。由此,一是应加强“顶层设计”。把影响质检工作质量和损害质检形象的“滞后观念”“工作惯例”作为研究目标。二是加强风险防范。把继承优良传统、借鉴先进经验和重点防范涉及“质检行业”思想道德领域风险(犯罪)作为研究目标。三是加强机制创新。把创新党建和思想在政治工作新机制、破解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软肋”作为研究目标。避免“研究课题年年有”“研究成果一大堆”实际应用“知多少?”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要有新举措,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与政策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原则。质检系统专业多、分工细,人员分布广、工作条件千差万别。为此,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研究解决普遍性的思想问题的新举措作为研究重点,切不可凭空想象或是走马观花“定决策”。从一些单位的实践经验看,要把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质检工作第一线,通过走访、考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得出的结论,上升到理论层面,从政策理论上加以研究、从长效机制上加以研究、从可行性措施上加以研究,要切实把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把满足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实际需求在心上、“拿到桌面上”。力求从政策理论上、方法措施上,为上级领导机关提出具有合情合理、说服力强的研究成果(新举措),形成提升职工群众满意度的“理论成果”。

    第三,在研究思路上要有新突破,坚持解决职工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质检系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利用“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上门走访”等形式,针对全系统党员和干部职工作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工作、生活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能够破解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老大难”问题,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特点、不同环境需求,以“分片”“划区”,或聘请相关议题涉及的“业内专家”参与等形式,在破解“越反越腐”“互联网+”“品牌不响”“特色不亮”等思路上要有新突破。

    第四,在研究重点上要有新成效,坚持围绕思想政治工作与促进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当前,系统内开展的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效的加深了干部职工对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的理解。根据质检总局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质检总局直属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首先应把落实“意见”和“实施细则”作为近期研究重点,防止研究“就理论谈理论”、防止“脱离实际谈理论”、防止“面面俱到谈理论”,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为推进“质检改革”提供动力上,放在为提高质检人员“专业素质”提供机会与平台上,放在为提升党员和职工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和激情上,这些素质的提升,必将为质量强国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五,在研究命题上要有新思路,坚持由上级组织命题和本单位自行命题相结合的原则。各级党政机关每年都会结合实际提出系列“命题”供各级组织参考,涉及面广、征集面宽。在研究本系统(单位)命题的思路上,要在如何走出往年“老框框”的思路上、在如何引起 “共同关注”上、在如何赢得“群众满意”上,都应作为检验和衡量研究成果质量的“试金石”;在加大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创建)、共青团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等命题的研究上,既要确保命题符合中央精神,又要和质检系统行业特点,以及行业思想道德领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并注重命题研究的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推广和运用。(标准化院 郑兆红、西藏检验检疫局 刘亚宁、编码中心 邓红沁)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