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港携手 共创辉煌 宁波检验检疫局多举措推进口岸建设
2017年12月27日上午,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6号泊位,一个身披“红妆”的集装箱被稳稳吊装到“美瑞马士基”轮,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成为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吞吐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根据《浙江省海洋港口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一天将在2020年到来,没想到“10亿吨”的脚步是如此之快。能够提前圆梦,与国际市场回暖、“一带一路”倡议等因素息息相关,与舟山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当然也离不开宁波检验检验人,他们为突破“10亿吨”贡献了不容忽视的检验检疫力量。
创卫再提升 环境更好
2016年,历时5年的宁波全港创卫圆满收官,宁波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全港创卫示范城市”称号。
这是荣誉也是激励,宁波检验检疫局随之启动了创卫再提升工程,在现有牢固的口岸公共卫生防护屏障的基础上未雨绸缪,采取了一系列加固提升措施:与市交通委、卫计委、海关、海事、港务等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构建起口岸安全联防联控网络;持续推进“一站式”作业,与海事、海关、边检部门建立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机制,努力推行联合执法模式;建立全国首个国家口岸核生化评估应急处理中心,健全建立口岸安全联防联控及应急处置联动管理协作机制;启动建设检验检疫系统第二个、宁波辖区第一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在空港口岸试点应用质检总局“智慧卫检”工程,提高空港传染病疫情监测水平……宁波口岸的“铜墙铁壁”日益坚固,近一年来,成功抵御了寨卡病毒病、黄热病、鼠疫等国际传染病的冲击。
随着口岸核心能力的持续提升,宁波局出台了4方面12项内容的国际卫生港优惠便利举措。同时,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缩短检验检疫放行时长、推广创建“国际卫生船队”等系列组合拳,在促进贸易便利化上频频发力。港口的卫生环境以及通关环境日渐优异,也吸引了更多的船舶靠泊。全球最大油轮“泰欧”轮两次到访舟山港,刷新了我国单艘挂靠油轮最大实载量、接卸量两项纪录。
通关“一体化” 效率更高
近年来,宁波局抓住浙江“海洋港口一体化”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的有利时机,全面加强省域协作,与浙江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快检验检疫“一体化”进程。
2017年3月24日,一艘承载着15万吨巴西粉铁矿的船舶缓缓靠泊在宁波北仑港码头。此前,该船已在舟山港鼠浪湖码头卸载了9万吨粉铁矿。靠泊北仑码头后,北仑检验检疫局鉴定人员对舟山检验检疫局提供的该船水尺、船舱测量记录及计算结果予以认可,不再实施重复计量和计算。针对在宁波、舟山进行分卸的进口油品、铁矿、煤炭等大宗资源性货物,浙甬两局实现监管数据共享、监管结果互认。对多港减载、分港卸货、共同监管的进境粮食,实施联合检疫,做到“一次检疫,两港通行”,分卸货物的前后港区及时通报检验鉴定结果,避免了重复检验鉴定,直接为企业节省2个小时的卸货等待时间,每批次节省物流成本20余万元。
2017年3月,浙甬两局联合召开了“一体化”联席会议,全力扩大进口直通企业范围,对于“负面清单”外货物,自2017年4月10日起全面实施进口直通,取消企业限制,所有企业可自愿选择此模式。据统计,2017年1-11月,近20万批、货值62亿美元的进出口货物享受了通关“一体化”政策,可为企业节省时间约160万小时,节约成本约2000余万元。
贸易新业态 港口更强
近年来,宁波局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推动港口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宁波舟山港做大做强。2016年底,质检总局批准宁波保税区筹建国内首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为进一步抢占跨境电商产业制高点奠定基础。2017年10月,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保税片区)揭牌,宁波局推出的十大贸易便利化措施为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带来多重政策红利。#p#分页标题#e#
作为浙江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宁波梅山口岸于2016年12月获得平行进口汽车试点资质,并被允许开展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业务。梅山口岸是我国第一大罗汉松进境指定口岸,罗汉松进口数量占到全国进口总量的60%以上。目前,宁波口岸进境罗汉松企业已发展至20余家,吸引了更多行业龙头纷至沓来,培育相关产业产值达近10亿元。2017年,宁波局发挥辖区进口农产品指定口岸全覆盖的优势,持续拓展口岸功能,促进相关贸易发展。据统计,2017年1-11月,水果、肉类进口重量同比分别增长34.26%和80.81%。而进境屠宰肉牛项目及隔离场地也已通过质检总局验收,使宁波口岸成为南方首个海运进口屠宰肉牛口岸,预计年进口规模可达10万头。
2017年2月,宁波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立了新时期宁波市“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的战略目标。在打造国际港口名称的道路上,宁波局将积极融入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融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全面加强与舟山港的战略合作,携手助推舟山港从国际大港加速迈向国际强港。(王毅军 王 瑜 刘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