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下)
为学生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尹后庆
中国基础教育正在开启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为根本要求;必须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今天,我们努力发展素质教育时,必须以新时代的质量要求为引领,深入开展课程改革,通过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提出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的任务,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直面21世纪全球性挑战的改革举措。经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从各学科的功能出发,提炼了学科的观念和核心素养,这就为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落细、落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将为学科教学起到“提神铸魂”的作用。
在学科教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忽视学科知识体系、结构以及内容本身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联系。教学仅仅关心知识点的局部结论和考试的要求,忽略了许多关于学科知识所具有意义的内容。比如,人类在各个领域知识体系的认知形成过程中有哪些思考过程与方法,某个知识体系如何解释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人类在知识领域中如何为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甚至甘愿牺牲的品质等。可见,所谓德育和学科的“两张皮”现象,其实是学科教学的价值追求的偏差所造成的。
就学科教学而言,有一个目标在不同学科是不应该有区别的,这就是:任何学科的任教教师都不仅要向学生解释知识是什么,而且要让学生了解所有的学科对他成长的意义,让所学的知识和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和社会相联系的重要纽带。当然这都需要学生用自身的实践去逐步体验、感悟和积累。只有这样的学科教学,才能让学生知道学习内容的意义所在,才能够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他们去思考未来对于社会应有的责任和方向。
我们既不赞成把德育和智育分开变成“两张皮”,也不赞成简单地在学科教学中贴上德育的标签,而不真正揭示其内在的文化精神。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的变化。其实这是一种知识人格化的形成与显现过程,学生需要在学习中逐步建立对他人的态度,建立起个人的学习兴趣与周边环境的联系,这种联系小到与家庭,大到与社会、国家,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判断和选择。要让学生能对学习和生活抱着主动探索的精神,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虽然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是以分科形式进行的,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对知识的融通和应用,学科教学最终应该收获的是帮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认同。学校的学科教学要让学生逐步了解、学习并强化实践能力,包括基础分析力、判断力、理解力和意志品质。这不仅是所有学科都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承担的责任。
可见,学科知识的学习与人的品德养成应该是紧密融合的。教师在所任教学科教学中,应该把学科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发展和品德提升的智力基础,使教学组织和形式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能够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世规范,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
今天,我们着力建设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追求的是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质量,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基的质量,也是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质量。我们倡导并践行这样富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特征的主流价值观,一定会在新时代的发展中,让教育为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实现学校育人模式根本转型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杨向东
#p#分页标题#e#201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这次修订工作旨在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制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创建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完善基础教育目标体系,阐明人才培养要求,引领和促进学校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实质性推进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梦想。
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创新。本次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在借鉴国际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创造性运用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研制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创建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试图回答在当前形势下“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和经验的继承和创新。学校课程是实现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创建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内在关系及发展水平,是将上述目标和任务转化成具体和系统的基础教育阶段育人要求的根本途径。
创建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旨在解决当前“三维目标”割裂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基础教育目标体系。我国2001年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育目标。然而,由于各种理论和现实因素,“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演变成只剩“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未能充分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形式化和虚化。它导致我国基础教育目标体系存在脱节现象,学科本位思想滋生,学科壁垒森严,难以实现育人价值的真正统一。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构建系统的核心素养框架是连接我国基础教育总体目标和学科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作为总体育人目标的具体化,是思考和界定不同学科共同育人价值和独特育人价值的参考框架。它为各学科在课程目标、内容和学习机会上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目标依据,也为跨学科学习主题或课程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将重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质量观,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根本转型。本次课程标准修订始终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轴,反思学科本质观和育人价值,用大观念统整课程内容,关注知识技能的结构化,凸显学科实践,强调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的渗透。这种理念下构建的学业质量标准,改变了当前以学科知识点为纲,以识记、理解和应用为质量水平评价标准的学业质量观,是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及其不同表现水平的明确界定和描述。新的学业质量标准将强有力地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将引导教师关注核心素养如何落在学生身上,清晰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素养表现,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选择课程资源。
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为学校日常评价和中高考改革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水平依据,有助于构建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界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阶段及其具体特征,有助于突破现有考试过于注重碎片化知识和标准答案的窠臼,引导命题和评价人员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框架,为我国中高考命题的内涵变革提供理论框架和水平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将促进学校重视不确定性的跨学科探究主题和基于现实社会实践的日常评价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或方式收集学生多方面证据,实现对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合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