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综合新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以工匠精神撑起高质量发展时代

    作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
    发布时间:2018-02-12
    来源:

    以工匠精神撑起高质量发展时代

    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中国技工,在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共获得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对这一傲人成绩,引起热烈关注,大家纷纷为这支平均年龄还不到21岁的年轻战队竖起大拇指。人社部还召开总结大会,通报表扬并重奖这些年轻工匠。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6年前,中国技术工人第一次走出国门,以一块焊接项目的银牌,将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书写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竞赛史册上。6年之后,中国不仅实现奖牌大丰收,更在工业机械装调、数控铣、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独占鳌头。从初出茅庐到摘得桂冠,再到“未来的标准将由中国人确定”,这样的突破与近些年我们对工匠精神的大力提倡息息相关。

    何谓工匠精神?简单说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就是把差不多的“将就”淬炼成一丝不苟的“讲究”。工匠精神在我国早已有之。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发展历史中,一代代能工巧匠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世佳作。现代工业中,这种精神是我们干事创业的价值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匠精神成就了“两弹一星”等事业;改革开放后,一大批中国品牌靠着品质走向世界。如今,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做强质量,打造品牌,推动产品升级,须臾离不开工匠精神。

    同全国一样,我区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对内蒙古而言,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秉承工匠精神,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培育新的发展引擎,才能不断亮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前进。

    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良好外部环境的支持。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在诸多方面聚焦中国制造做大做精,明确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使崇德向善、学习先进成为风尚。这些高屋建瓴的举措,恰是用崇尚劳动、崇尚技能、崇尚创造的社会文化,构筑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坚实根基。

    当然,工匠精神不只是宗师巨匠们的殊荣。拥有多项国际焊接资质的“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为神舟飞船、探月工程研制关键部件的车工班班长王阳,成就三峡围堰“天下第一爆”的爆破队长陈远春……他们用实际行动充分证明: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在本职岗位上严谨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每个劳动者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

    “庖丁解牛”的故事中,梁惠王的那位厨师达到心手合一、出神入化的境地,靠的就是专注与专业。爱迪生说:“凡事专注,这才是成功的要点。”德国能创造出奔驰、宝马等知名品牌,与数以千计心无旁骛在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的能工巧匠分不开。锻造工匠精神,尤当戒除短平快式的心浮气躁,从当下做起,从坚守本分做起,从拧紧一颗螺丝钉、认真对待每名顾客做起。唯有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每道工序,才能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以工匠精神撑起高质量发展时代。

    (来源:内蒙古日报)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