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标准的教育
脱域
□尼德罗
不久前,我参加了一个教育沙龙。举办沙龙的地方是一个位于某住宅小区的“学习社区”,主办方就是这个“学习社区”。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楼下就有这样一间大几百平,涵盖图书室、手工教室、公共活动室和网球场的学习活动场地,绝对是值得兴奋的。毕竟,城市规划将家庭场所和大型活动进行分离是普遍现象,孩子要去参加类似活动,通常需要在路上耗费不少时间、精力。
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在正式参加沙龙前,我旁听了主办方对“学习社区”项目前景的介绍。我了解到这个学习社区其实不过一年多时间,不过已经深受家长的欢迎。我意识到主办方有一颗“教育救国”的雄心,当然也有强烈的产业化意识。投资人和管理层的意图并不是简单提供一个活动场所,也不是培训班的上课点,而是一整套教育配套。事实上,我在参观中了解到有几位孩子已经脱离学校教育体系,来该社区进行项目式学习。就此而言,虽然风险不小,但也值得鼓励。不过,在项目介绍中,工作人员表示将会借助开发商的大力支持,争取在几年间再造100个这样的社区。
听到这话时,我脑海里首先想起的是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普及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节奏,一开始在几个大城市试点,然后迅速推广到几十个城市。类似的还有快递、外卖、移动出行等等行业,甚至包括饱受争议的红黄蓝幼儿园也是在走这样的路径。
回到这家“学习社区”主办方的雄心,假如他们只是提供一个公共或收费的活动场所,或者提供课外辅导、奥数、艺术之类的培训,大规模推广就没有问题。但假如他们要面对的是一群脱离常规教育体系的孩子,要为他们的基础教育和发展负责,就一定不可能进行快速复制。
正所谓“别人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药”,教育是一件超级复杂,需要交由时间潜移默化、不断沉淀的事情。教育受到孩子基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的限制,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而是在一种交互中发生作用。尽管按照认知科学家的阐释,基因的作用占据40%-50%,而剩下的环境交互作用占据一半多,但我们并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一些教育方法、制度和策略让孩子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长。
斯蒂芬·平克在《白板》中写道:“不对孩子棍棒相向,必然会把一些孩子宠坏,使得他们更具有暴力倾向,也必然会使一些孩子明白诉诸暴力手段不能解决问题。”的确,因为每个孩子的特质都是不同的,所处家庭环境也各有不同,很多流行的教育秘诀有一种可怕的倾向,就是存在一种即便不是对所有也是对绝大多数孩子都有利的教育方案。
这种倾向推广到商业领域,就有了各类从早教到培训、辅导和游学层面的教育口号。于是,快速复制教育机构成了一种可操作的路径。在资本的支持下,教育机构的大规模复制反过来又可以撑起机构的估值,从而获得进一步扩张的资金。遗憾的是,这种做法严重违背教育规律,教育不是共享单车,不是外卖,它面对的是孩子们的心智,没有严格的标准。
在培训领域,技巧的训练可以被塑造成产品,但教育不行,教育一定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育者不能用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原则来规范所有孩子,教育者除了需要理解这些原则、方法、技能,更需要拥有一种耐心观察的能力,从孩子的反应、情绪、偏好出发,制订出更加符合孩子的教育方案,并且保持灵活的调整能力。
而要获得这些信息,感知这些情绪,老师需要时间去熟悉孩子,熟悉社区。反过来,孩子、家长、社区成员也需要时间熟悉老师。尤其对于社区成员来说,作为大环境基础的他们,这里的时间不是几个月,甚至不是一两年,而是十年、二十年。没错,很多好学校都是扎根社区的,时间都在几十年以上。
教育没有标准,工业革命时代设立的学校是一种流水线操作,应试教育正是标准化的体现。批评者早已指出,考试和教育是两回事。但在过去,个性化教育的成本太高,社会生产体系的需要又非常急,所以不得不将孩子放入流水线。近年来,个性化的家庭、社会教育开始出现,教育者可以有更多观察学生的机会。打着这样的旗帜,资本力量迅速介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资本没有真正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普及,而是促进教育培训的进一步“标准化”,甚至连旨在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的民间教育机构,也很可能走上快速复制、用单一标准塑造孩子的道路。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也是必须警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