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赢得信赖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强化空港食品监管工作纪实
今年年初,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与上海机场(集团)签订《共同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发展备忘录》,从优化机场营商环境着手,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处罚,围绕空港口岸食品监管工作,宽进严管、精准施策,搭建全方位业务交流、培训互动、科研共建的平台,集成化释放执法单位改革“红利”,组团式发挥政府机构服务功能。
据了解,上海机场口岸年进出境旅客1.12亿人次、日进出境旅客11万人次、日进出境航班660架次……在人流密集、活动频繁的空港口岸,如何办好空港“食”事,管好“舌尖”安全是摆在上海机场局面前的大事。对此,该局副局长王慧峰给出的答案是:“严阵以待、履职尽责,更加跨前服务、精准监管,优化空港口岸营商环境,勾勒严密高效监管体系。”
跨前服务
民以食为天。上海机场局在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合规的基础上,在安全风险可控基础上,放宽准入门槛,主动跨前监管,让企业提前开业、轻松开业,切实降低空港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上海吉祥航空新建航食生产基地的首张“跨前监管”《口岸卫生许可证》,就是执法单位宽进严管、主动跨前服务的缩影。在许可办理过程中往往企业初步方案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不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一旦整改重建,给企业带来很高纠错成本。为此,上海机场局积极探索改革途径,提出并推行“预评估服务前置模式”,即在企业筹建申请之初,检验检疫部门免费提供咨询,在企业选址定点、规划厂房和生产流程布局设计等方面,主动、耐心、全面地向企业提供帮助指导,实现与申请企业同步建设发展,最大限度释放“证照分离”改革红利。2017年,上海机场局通过“许可预评估服务前置”模式,对机场17家企业进行现场指导19次,避免因选址不当、技术路径不对等原因造成无法办证的情况,许可程序符合率为100%。
跨前服务大大节省了原有冗长的办理流程,办证时限也进一步缩短。
智能监管
管好空港“食”事,不仅要严控安全风险,更关键是让群众有实在的安全感。在上海空港口岸,信息化技术使500多家企业近万条监管数据汇聚,100多家“明厨亮灶”信息与执法部门监管“无缝衔接”。
出入境旅客可以从企业门店监控显示屏、手机APP中轻松了解空港餐食企业的资质证照、量化分级、从业人员健康、食材溯源及餐厨废物处置等信息。“零距离”接触食品加工场所加工、切配、烹饪制作过程,“无缝隙”展示餐食企业后厨食品安全状态,让“安全感”落在旅客心里。在透明消费环境下,消费者通过理性选择,用市场无形的手“挤出”不良企业,切实掌握消费“知情权”。
“出台一项符合市场特点的好举措,既可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同时给执法部门带来有效监管。”上海机场局卫生监督处处长宦成荣在机场“美食示范街”揭牌仪式上说。2017年,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空港口岸”目标,上海机场局与上海机场(集团)股份公司共同推出了“空港口岸食品安全示范街”,以“笑脸、平脸和哭脸”的脸谱图例制作成“国境口岸餐饮单位卫生监督结果公示牌”,对企业卫生状况进行动态发布,让群众感受到监管执法部门带来的获得感。
精准施策
“实行‘A级弹性监管’,对评价差甚至存在违法行为的商户,则集中力量予以严管。”上海机场局卫生监督处综合科长卢雯晶介绍说,通过“先分类再分级”风险诚信管理制度,上海机场局建立了一套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的机制。2017年,上海机场局对浦东机场餐饮、销售、饮用水供应等单位分类评审,精准把握企业管理情况。其中,160家餐饮企业获评A级生产经营单位,充分调动了企业自主积极性。
精准施策,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助推企业建设发展,上海吉祥航空公司航食生产新基地的正式启运就是一个典型。该基地改扩建工程规模大,卫生评审许可时间紧,上海机场局主动上门对接,局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实地勘验评估,对新建厂房图纸设计、基建过程提出多项建议,从申请到许可证领取,全过程仅用7个工作日,为企业大大节约了改造成本。
航食监管始终是机场食品卫生监管重点,上海机场局主动向航食企业全面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对标国内外标准指标中的最高值和国外先进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等生产高品质产品,实现国内、国际供应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提升航食产品生产和服务质量。
加强和维护口岸食品卫生安全,更需社会合力,需要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上海机场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网上信息查询,接受外部监督。邀请群众走进企业后厨,营造“人人需要安全食品,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氛围。在醒目位置张贴“口岸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咨询热线”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处理和反馈,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加大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据统计,2017年,该局共计查处办结食品违法案件16件,警告6起、罚款48.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1623.9元,有力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赢得了旅客对口岸食品卫生安全的信心。(顾兴海 卢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