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出国之路江苏泰州检验检疫局扶持杂交稻种出口纪实
这个春节,对于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旗种业”)国际贸易部部长卢硕然来说意义非凡,该公司杂交稻种出口量再获新突破。
每年卢硕然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辗转在不同国家,考察公司出口的杂交水稻种子在国外的生长情况,并寻找新的市场。“目前我们的种子已经规模出口到越南、菲律宾、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另外还在印度尼西亚、安哥拉、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家进行试种。”卢硕然向笔者介绍,自红旗种业2014年首次实现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以来,现在的年出口量已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2%左右、全省的95%以上。
从“小试牛刀”到批量出口
红旗种业是从军垦农场到国营农场变身而来。2011年开始谋划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并把目光转向了东南亚。据红旗种业董事长黄银琪介绍,国外水稻亩产一般每亩不到300斤,而我国杂交水稻的亩产能达1200-1300斤,这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东南亚地区一年四季温度都比较高,一年可以种三季甚至四季水稻,对种子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是我们公司主打的‘红莲’系列品种,非常适合在炎热地带生长,我们就带着种子到越南、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家去试种,果然得到了当地农业部门和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自2014年出口“小试牛刀”后,2015年红旗种业种子出口量增加到800多吨,2016年、2017年飙升到2400吨左右。由于试种反馈良好且试种国家增多,预计2018年的出口量将达3000吨。“目前,我们在国内外建立几十个种植、研发基地,每年投入1千多万元不断研发改良品种。”黄银琪说。
“四年磨一剑”靠的是技术
2017年12月,红旗种业的杂交水稻种子成功出口巴基斯坦。随着首批100吨水稻种子在巴基斯坦通关,红旗种业全公司上下的人都舒了一口气。“当我接到巴基斯坦的客户下单的电话时,我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卢硕然说,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4年多了。
水稻种子作为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农产品,要走出国门并非易事,每个国家对植物种子种苗的入境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制种的基地是否爆发过检疫性病虫害,周边环境和水源是否有污染,农田土壤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等,只要其中一项不合格,就不能种植出口稻种。这只是种植前的把关,生产过程还要对投入品进行控制,加工过程还要抽样检测等,以确保质量过硬,满足进口国的标准要求。
泰州局动植检科科长陈瑞辉以巴基斯坦为例,讲述了一个“四年磨一剑”的故事:巴基斯坦过去将稻粒黑粉病列为不得准入的标准之一,而稻粒黑粉病则是在水稻种子生产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常见病。这种病害只会影响种子的产量,而作为商品粮种植则不会有影响。红旗种业种子在试种时非常受巴基斯坦老百姓的青睐,但就因为这一项标准,种子一直被拒之门外。红旗种业向农业部反映该情况后,农业部联合质检总局和巴基斯坦的农业部进行沟通,经过江苏检验检疫局、泰州局四年的努力沟通协调,为农业部、质检总局提供了许多确凿证据,巴方最终修订了该项规定,打开了种子通向巴基斯坦的大门。
从“散兵游勇”到“五个统一”
2017年9月,我国首家以稻麦种子出口为主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落户泰州,而该示范区正是红旗种业牵头创建的。在示范区内,所有农田都清晰地标明种植品种、责任人,每隔几百米就装有一个摄像头,用于监控温、湿度和田间作业管理,而这只是红旗良种生产过程中的“标配”之一。在这块原本用手工作业的土地上,现在已经“鸟枪换炮”,不仅已经用上了自动化播种机、特种收割机、烘干机等设备,还使用上无人机、以及物联网、二维码等技术。
打开国际市场后,红旗种业自有的两万多亩基地已供不应求,于是红旗种业把周边的农田流转过来,与当地的种养大户合作制种。但原来“散兵游勇”的模式如何才能符合出口种子的高标准要求?
“国外对种子的把关十分严格,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产品不仅要遭到退运或销毁,企业也可能因此丢失市场。”黄银琪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没有少费心思。在泰州局、当地农业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五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购结算。
抓质量不只是一项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提出创建国家级示范区正是政府、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齐抓共管质量体系的一个好方式。“通过示范区的创建,政府、企业和农民都能认识到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检验检疫部门全过程参与质量监控,根据不同季节,疫病疫情、质量把关到田头、抓源头,从根本上提升了当地种业的质量安全水平。”黄银琪告诉笔者。
如今,示范区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种养大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区内20多家农民合作社、100多家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动区域及周边农户11000多户开展良种种植,种植基地达8万多亩。(季琴琴 郭 丹 李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