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有效举措 助力乡村振兴上海崇明检验检疫局精准扶贫见成效
2月4日,立春,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计划,政策的春风吹向了亿万农民。
在上海东部、长江入海口,有一方海岛,这里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它是上海最大的后花园,也是上海经济最落后的郊区——崇明。上海崇明检验检疫局在这里驻守20余年,海岛的落后紧紧牵动着他们的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崇明乡村振兴成为他们不懈的追求。
对口扶贫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崇明局连续10余年与崇明港西镇北闸村、庙镇合中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坚持定期走访了解村民意愿,及时调整帮扶方案,推出系列惠民利民举措:每年组织全局职工开展“爱心促共建、帮扶铸和谐”爱心梨采购活动;主动帮扶村社党组织建设,定期组织干部互动走访交流;每年坚持开展党群植树、看望慰问困难村民等活动,将结对帮扶真正落到实处。
2月9日,上海检验检疫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伟率队到北闸村开展结对帮扶。上海局机关党委与北闸村续签结对帮扶协议,帮扶举措更有力、更深入、更细化。王伟说:“我们要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感、幸福感、获得感。”
产业扶贫
崇明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但农耕面积有限,农产品种植都是精耕细作,重品质而不求数量。崇明局另辟蹊径,结合生态岛实际,大打生态牌、质量牌,以质取胜,创造出高品质的品牌效应,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良性调整,通过生态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崇明局贴近服务,宣传推广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使“工匠牌”鸡蛋成功申报;精心培育,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帮助4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诚信企业称号,3家企业获质检总局信用管理最高级评定,为崇明品牌奠定基础;主动作为,推进崇明农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不断扩大崇明特色农产品内外销市场。
2013年以来,在崇明局的扶持下,崇明清水蟹、蟹塘螺蛳、有机蔬菜、水蜜桃、黄桃、翠冠梨、金瓜等陆续“走出国门”;具有26年出口历史的前卫柑橘重新恢复出口,企业利润增长20%以上;崇明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港西镇冠军食品公司生产的“张力生”牌年糕,在全国率先进入欧盟市场;“同线同标同质”工程的实施不断夯实了出口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含金量,2016年,崇明冻干水果以全国首个“同线同标同质”产品身份进驻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同时,在地方政府和相关农业部门的推动下,农产品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的生产面积覆盖率已高达93.7%。
眼下,崇明岛正在筹划有机示范区建设,以有机认证作为崇明都市农业的管理体系认证,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崇明生态农产品的身价,促进都市农业产业转型,而且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国际化接轨,为更多农户走出国门、更多农产品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技术扶贫
崇明局以质量为抓手,不断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技术扶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发挥专业优势,规避风险。崇明局不断强化信息和技术服务,有针对性地收集、研究主要贸易国的相关技术标准、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等信息,提出具体对策,提高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同时,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的农药残留超标方面的文献,结合不同农药的生化特性,制定了蔬菜、水果不同时期、不同病虫害的推荐农药,指导企业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超标风险。
制定全链条监管模式,保证质量。从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到种植果园农业投入品监管;从挂果采摘果蒂保护作业指导,到果品分级挑选剔坏激励机制;从包装材料的检验把关,到冷藏集装箱的适载检验,崇明局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监管,严把质量关。
实行快检快放,推动“优出”。由于新鲜果蔬易腐烂,对包装储运和通关要求高,崇明局提前介入,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在短短两周内就能完成本应数月方能完成的出口注册登记,帮助企业顺利拿到出口资质。在最终产品出口通关环节,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快检快放,最大限度降低新鲜水果腐烂风险。
崇明局以质量提升促进了崇明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崇明特色农产品已经成为“生态”“品质”的代名词,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循环。
春风又绿江南岸,广袤的乡村大地即将迎来全面振兴的春天。崇明局将借着春风,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徐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