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让善良成为一项“产品标准”

    作者: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03-14
    来源:

    让善良成为一项“产品标准”

    文 林鸣

    善良的美德是一条河,如果哪天断了流,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除了质量专家和伦理学者,每天奔波于市场的大爷大妈最能察觉到:商品和人一样,也有善恶之分。凡是“善良”的产品,都带有一份浓浓的关怀,使消费者得到美好的享受。质量低劣的产品,则对消费者充满鄙视和敌意;至于粗制滥造的赝品假货,其包藏祸心更不必说。

    值得表彰得是,我们的制造商和服务商变得越来越善良。纵观市场,大多数产品都很“善良”——善解人意的电子和家电、设计人性化的汽车以及品种繁多的日常消费品。那么,什么才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善良产品”呢?一位著名教授指出,善良的产品即好产品。好产品必须具备三个元素:真,善,美。真就是真理。对企业而言,这个字意味着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所掌握的技术与人才。包括你对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理解程度。善就是善良。对企业而言,就是把握市场需求的程度,以及为市场做贡献意愿的强弱。美,对企业而言,就是艺术与文化的底蕴,以及体现在产品上的艺术美感或品格。其中的“善”,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善待消费者。现实中,中国企业更多的是产品代言人,而没有消费者代言。没有人愿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企业各部门发声。也是,哪位企业家愿意在企业内部“树敌”呢?不过,有的老总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是企业的“善良之举”。所以他们经常请消费者代表参观企业内部,或是举办与顾客的见面会或互动活动。尽管此举给自己添了麻烦,但效果却出奇得好。一场互动,能为企业培养一批粉丝。聘请一位顾客作为“驻厂代表”,比十个质量监督员更厉害。

    说完企业之“善”,再来谈谈消费者之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建立健康有序的消费社会,需要买卖双方人心思善,努力向善。也就是说,只有善良的产品,没有善良的消费者也不行。举例而言,超市购物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超市购物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却时刻考验着顾客素质。有人在挑选商品时,会把放进购物篮里的物品拿出来,随手搁在别的货架上,甚至有些冷冻商品也被晾在非冷冻处。超市散装柜前,个别人直接用手抓,或拿起勺子盛起来往嘴里塞;在散装速冻饺子的货架上,有人拿起几只闻了闻又扔回去。个别顾客把成捆的菜打开,一根一根地选。有的更是打开几捆挑选自己称心的,将剩菜扔在摊位上。工作人员苦恼地说,这种情形在超市内随处可见。很明显,这些消费者在文明素质的“考试”中交了白卷。

    有目共睹,曾经火爆的共享单车,如今正在迅速降温。在许多城市里,单车大军惨遭“肢解”、“落水”、“整容”的毒手。媒体注意到,随着这种便捷的出行方式涉及的人群越来越大,各种麻烦也渐渐浮出水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共享单车频遭破坏,致使出行人群常常处于“有车不能骑”的困境。大家对这种肆意破坏行为表示气愤,却也无可奈何。事实证明,一个好产品离不开好的管理,管理一旦缺位,市民素质问题很容易暴露。很想对那些“破坏分子”说一声:你怎么能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把刚刚为你服务过的“伙伴”抛入水沟或大卸八块呢?据说有的城市已将故意毁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入刑,此举很是得民心。

    众所周知,“善良”的产品,在这个冰冷的世界上一直畅销,而且经常卖断档。平民大众会抢着把它买回家,一边享用一边感动着。生活告诉我们:无论世道多么迷茫,人生之路多么坎坷,都不要放弃“善有善报”的理念。有人提议:今后,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服务商,在内心的标准中,一定要增添一项新内容,那就是“善良”。尽管现实中并没有一条强制标准,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只要坚持善良理念,并付诸行动,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让善良的人受尊重,让善良的产品走得更远。而善良的民众,则会获得最大化的优质消费。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