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评定框架下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
姚 剑 周正武 吴 刚
所谓合格评定,是指与产品、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有关的规定要求得到满足的证实(GB/T27000《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考评其实也是一种合格评定过程,通过特定的要求(合格评定程序)对某一特定区域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其在实施主体和手段上与大家熟悉的质量体系认证一致,要实施方式上也何用第三方合格评定行为。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在此背景下,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程序标准化 完善合格评定体系
合格评定与标准密不可分。合格评定是直接或间接确定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活动,而产品、服务或管理是否真正符合规定(标准或技术法规、合同)要求,其本身也应该有一个科学的“程序”来评定。这个科学的“程序”,就是合格评定程序。合格评定程序本身的标准化,是促进合格评定本身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提高公信力的前提。国际知名的认证机构均推行体系的标准化,IEC国际电工组织公布其发展愿景:“在全球使用IEC标准和合格评定体系,将其作为打开国际贸易大门的钥匙;作为全球共识的标准、合格评定体系和相关服务平台,以此促进贸易,提升用户在相关技术领域的价值”(IEC发展纲要2011)。目前出口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示范区以“公司+基地+一标两市”为基本模式,注重从源头到消费全产业链综合治理,对组织保障、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疫情疫病监测控制、质量安全追溯、预警通报与应急管理、宣传、培训、诚信管理等体系进行评定;而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以培育一批“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强、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产业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产业集聚区为目标,注重质量建设保障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二者均是以国家行政部门规章的形式对合格评定程序进行规范,均以质量安全为基础,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层次协作的社会共治为手段,但具体的考核细节略有不同。因此建议一是取同存异,制定统一的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合格评定程序;二是细化针对不同产业评定细则,以推荐性标准的形式发布,从而完善整个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合格评定程序体系。
发展品牌化 加强自身建设
合格评定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下半叶,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其ISO9000系第一个标准,标志着合格评定对管理体系的认证从此开始。一百多年的发展,一些国际知名的合格评定加大了自身品牌建设,成绩斐然。这个品牌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合格评定本身的品牌建设,一个是对合格评定机构本身的品牌建设。如美国UL保险商试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自1894年初建,1916年自立,至今140多年,凭借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体制、标准开发和产品认证程序,成为世界上最权威的第三方机构之一。
发展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自身的品牌建设,要从两个方面开始:一是“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本身,要让这个品牌作为先进产业集群、严格质量标准、科学管理体系的代名词,通过加强国际互认,加大品牌宣传和应用,提高其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社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考评验收即合格评定机构的品牌创建,推荐授权一部分作业规范、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的评定机构来实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考核验收,在提升合格评定机构的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保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质量稳定,促进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自身品牌的长效发展。
产品标识化 创新货源标记
合格评定的最直观的结果是证书和标识使用权。产品标签上合格评定标识的使用是反馈给社会公众包括消费者可靠信息的最直接渠道,一是证实产品经某种合格评定在质量、安全或来源等方面的符合性;二是具有广告效应,促进销售;三是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和追溯权;四是表明正宗产品,不受侵犯,同时规范市场,打击假冒伪劣。如欧盟的“CE”标志表示加贴的产品已通过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和/或制造商的合格声明,是产品被允许进入欧盟市场销售的通行证,中国的“CCC”认证标志则表明该产品通过了中国强制性CCC认证,是进入中国市场的通行证。随着贸易全球化和全民质量意识的提升,非强制合格评定标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产品标签上,以昭示该产品的某种特性,如生态原产地标识、绿色产品标识、环境标识等。
为提高合格评定结果的使用效率,扩大影响,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也应该使用统一的标志。但这种标志既有别于原产地标志,因为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产品质量特性不是与特定区域单纯的地理因素(环境、气候等)相关,而是与特定区域的管理因素相关。也因其包含质量元素,经合格评定来证明而有别于传统意义的货源标记。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标志除了证实产品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特定产业链条下特定管理体系中生产或制造,具有广告效应、保护消费者权益和规范市场等外,更代表一种信誉,这种信誉来源于示范区创建的目标:先进产业集群、严格质量标准、科学管理体系,它是引入质量概念的区域化的货源标记,更是在传统货源标记上的创新和发展。
2018年是原质检总局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全面开启“质量提升行动年”,各类质量安全示范区将进一步整合为质量提升示范区,以达到加强区域品牌培育,放大质量品牌效应的目的。相信在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基础上,区域化质量安全治理将有更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