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遏制“药驾”行为应有统一标准

    作者: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8-04-23
    来源:

    原标题:遏制“药驾”行为应有统一标准

    立法遏制“药驾”必须解决好标准制定和执法成本问题,不过现阶段可以要求药品生产商在包装盒显著位置提示“影响安全驾驶”,先在安全教育上下功夫。

    吃过感冒药的人都知道,某些药物吃下之后就会精神萎靡、昏昏欲睡,这种情况下如果驾驶车辆就可能发生危险。报道中也指出由于某些药物服用之后可能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容易让驾驶员酿成交通事故。的确,吃药后驾驶车辆具有危险性,也酿成了不少交通事故,此类事故的发生也让不少人呼吁要立法遏制“药驾”。其中最常见的说法就是将“药驾”与酒驾相提并论,这些观点认为在“酒驾违法、醉驾入刑”的法治环境之下,为了交通安全也要规定“药驾”违法甚至属于犯罪。

    尽管“药驾”具有危害性,但对其却无法像遏制酒驾那样简单易行,因为两者不能简单地相提并论。每个人饮酒超过一定标准之后,大脑神经都会被酒精麻醉,虽然麻醉程度不同,但是饮酒人都会因为酒精作用影响驾驶安全,也就是说饮酒对驾驶安全的影响具有必然性。“药驾”也会影响驾驶安全,可是影响驾驶安全的并非吃药这个唯一因素,生病的驾驶员本身就存在健康问题,容易疲劳、头脑发昏、注意力不集中等,所以说“药驾”形成的危险性并非全是吃药引起。

    能够抑制神经活跃程度的普通药品种类繁多,抑制神经的效果也会因为剂量或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驾驶员来说,很难准确判断各类药品的副作用,而多数药品也并未在显著位置指出服用之后会影响驾驶安全,同时,药效的发挥还会因为驾驶员的身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药品副作用的不确定性也就影响了法律标准的制定,执法机关如果查处“药驾”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标准,正如酒驾就有着非常明确的违法犯罪标准。警察查处酒驾只需要用专门的仪器就能初步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执法成本相对低廉,但查处“药驾”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因为药品的种类繁多,警察甚至可能要准备多种专门仪器用来测试。

    法律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等特征,如果立法遏制“药驾”行为,首先要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否则就无法执行法律。然而,标准的制定难度很大,医学领域会存在争议,新型合成药物也在不断出现,标准很难做到与时俱进。其次,执法人员的取证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某种药物的含量能否通过吹气等简单易行的方式检测?还是必须要通过抽血化验?执法人员现场抽血现不现实?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所以说,立法遏制“药驾”行为必须解决好标准制定和执法成本问题,不过现阶段可以要求药品生产商在包装盒显著位置提示“影响安全驾驶”,先在安全教育上下功夫。

    (据《人民网》)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