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标准与改革开放40年实践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新时期在思想上真正的起点是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重大意义历经漫长岁月而日益鲜明。没有这场大讨论,就没有新时期改革开放,就没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这场大讨论的方向实际上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主线展开,最终目的是为解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新时代的大好形势,我们要更加坚定明确地沿着实践检验真理的轨道,总结经验、开拓进取,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真理标准大讨论是针对当时“两个凡是”口号提出的,直接目的是打开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这个讨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比较准确地突出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并作了正确的阐述。当时的代表性文章明确指出:“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第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而证明的真理。当时的代表性文章明确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虽然曾经遭受过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的否定和围攻,“但是,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俄国十月革命和各国无产阶级的实践证明列宁主义是真理,宣告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破产。”“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第三,准确地指出了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当时的代表性文章指出:“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即使是已经在一定的实践阶段上证明为真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而得到补充、丰富或者纠正。”“毛主席指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可以说,正是这个讨论的哲学基点比较稳妥,才在实际中结束了“两个凡是”的口号。
真理标准大讨论既是对过去和现实中的理论问题的检验,也是对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践的指导。大讨论的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展现出来。第一,作为这场大讨论的直接成果,就是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束缚,解放了思想,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路线和思想指导。第二,作为这场大讨论的另一个成果就是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既划定了思想解放的底线,又指明了改革的方向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作为这场大讨论又一个成果,就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特别是其中关于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结论。当时这三项主要成果,不但开启了改革、指导了改革、同时与苏东各国后来发生的改革浪潮划清了一个原则性的界限。在改革初期,我们党正是在实践中解决了正确评价毛泽东、找到改革开放的途径两个问题。这两个涉及全局的紧迫问题的解决,对于改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我国的改革坚持了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不丢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老祖宗的原则,防止了我国改革犯颠覆性错误,防止犯丢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致命错误,避开了苏东剧变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