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四十周年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科学术报告会举行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18-05-16
    来源:

    中国标准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科学术报告在哲学所958会议室举行。摄影/李秀伟

    为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四十周年,2018年5月9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室以学术报告和学者交流的方式,组织召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科学术报告在哲学所958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郭湛教授做了《实践铸就中国道路自信》的学术报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所、信息情报院、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学院、中国社科网、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二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报告。

    中国标准化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郭湛做《实践铸就中国道路自信》的学术报告。摄影/李秀伟

    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问题实质:中国道路的选择或创新。报告指出,当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触及的不是一个纯粹理论问题,而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几十年后回顾这场大讨论,当时面对问题的实质十分清楚:中国到底应该选择或创造怎样的发展道路?确定这样的发展道路根据何在?我们关于中国道路认识的真理性如何检验?历史告诫我们,中国不应该以某种书本教条或权威意志来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应该在自己的实践中选择或创造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四十年来,中国道路,走过由借鉴、选择到改进、创新的发展过程。第二,四十年实践检验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中国道路是否正确?中国四十年来发展的实践,前后四个十年,给出了越来越明确的回答。第一个十年呈现出“实践——解放——探索——实践”的中国开创发展道路的规律性现象。第二个十年,既考验了中国经济发展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承受能力,又考验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在艰难环境下的应对能力。中国道路不仅有其经济内涵,也有其政治、社会和文化内涵,发展是全方位的整体发展。第三个十年,表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中国已经成熟,在世界经济的风波中应对自如,始终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在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改革开放四十年后,中国进入了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三,道路自信与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中国道路自信是经过四十年实践检验的,是实践铸就的中国道路自信。中国发展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紧密相关的整体,从总体上构成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方式或模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定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和世界的空间景观。

    主题报告结束后,与会研究人员就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理论根据与深远意义,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和交流。

    中国标准化

    5月9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室,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四十周年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科学术报告会举行。摄影/李秀伟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