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理论阐释
编者按:日前,甘肃省委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我省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正式启动。本版今天特刊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理论阐释》一文,阐述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基本问题,以期把相关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什么是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如何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是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基本问题。从本质、意义、方法论和实践思路的角度阐述基本问题是实践的需要。
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本质
本质是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关系。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本质是党支部建设标准与党的建设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是以实现党的宗旨为根本目标,以解决党内存在的普遍问题为工作抓手,通过科学标准体系规范党员行为,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方法。把质量融入方法,用方法保证质量,是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实质。标准化之“化”是标准与质量要素融合的高度。所谓“质量要素”,就是党支部建设标准的正义性、现实性、实践性、导向性、创造性、科学性。
党支部建设标准与党的宗旨高度融合。标准化属于方法范畴,方法必须服务于目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根本目标是更好实现党的宗旨。强调这一点旨在防止“为标准化而标准化”,把方法当目的,使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蹈入形式主义。
党支部建设标准与解决“三不纯”问题的现实需要高度符合。这是标准化的现实性所在。符合现实需要的标准才具有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对解决“三不纯”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党支部建设标准与可操作性高度融合。这是标准化的实践性所在。问题是理论与实际的差距,解决问题不是“要怎样”,而是“能怎样”。恩格斯说,“可以一千次地提出这种或那种要求,但是如果某种事情无法实现,那它实际上就不会发生,因此无论如何它只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让标准发声、发力、发威,才能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党支部建设标准与工作绩效高度结合。这是标准化的导向性所在。这里的“高度结合”,一是用标准定义绩效。工作绩效是解决问题的效果。自然资源产生的效益、群众自己努力的成果、中央政策产生的绩效等,并不是党支部的工作绩效。二是用标准促进绩效。工作绩效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步产生的,而不是在工作结束后总结出来的。三是用标准考量绩效。标准化不是“一刀切”,真正的标准化必然内含着工作基础的差别。工作起点不同,工作绩效就没有可比性,能够比较的是各自工作起点和结果之间的“净值”。
党支部建设标准与党员干部的创造愿望高度结合。用创新的标准推动实践创新,这是标准化的创造性所在。真正的标准化必然能够满足党员干部通过为人民服务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党内的表现。标准化的着力点是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不是压制人、束缚人、贬低人。
党支部建设标准与党的制度建设高度结合。标准是制度的操作尺度。操作不是主观操纵,而是机制运行。机制是组织力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决定组织功能,组织功能实现组织目标。这是标准化的科学性所在。制度是“制”之以“度”,是行为性质与行为尺度的统一。制度是质的确定,质的实现程度就是量,质与量的统一就是“度”,也就是标准。依靠机制推动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就是达标。建立科学的标准系统及达标机制,就是标准化。标准化本质上是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