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物联网标准“中国造”——访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沈杰博士
中国江苏网讯 7月,由我国主导的物联网参考架构ISO/IEC 30141,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最后一轮投票,即将发布,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指针。
中国物联网标准引领世界,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沈杰功不可没。作为拥有国际物联网领域最高话语权的权威专家,他主导提出的物联网六域模型,被同时采纳为国际和国家物联网顶层架构标准,并代表中国领导全球首个物联网与区块链融合标准的制定;他以毕生所学回报桑梓,用物联网改造传统渔业,诠释“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图景。记者近日在无锡对沈杰进行了专访。
中国物联网“标准”引领世界
“世界物联网标准,可以说来自中国制造!这是全球新兴热门技术领域第一次由中国牵头主导顶层架构标准。”说这话的时候,沈杰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谦和笑容。
2013年9月,由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发起的物联网六域模型参考架构标准,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立项,时任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的沈杰担任主编辑。
标准之争异常激烈。5年间,沈杰带领中国团队,经历立项、组织更换、主编更换、标准拆分和合并等波折,以及十多次投票,顶住美、英、日等国家联合发起的一次次挑战。最惊险的一次,是在上海举行的会议上,某国提出对我方不利的“拆分”方案,经过激烈交锋,最终投票结果为10比10,按照规则,平局维持原判,中国获胜!“那一刻,我们激动得眼泪快下来了。”沈杰说。
物联网国际标准为何如此重要?“物联网顶层架构标准,好比我们盖大楼时搭的框架,是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基础。中国掌握标准的主导权,也就掌握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沈杰说,正如美国主导的ISO/OSI7层参考模型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基石,ISO/IEC 30141的六域模型将改变我国此前由于物联网标准不统一导致跨界融合创新受限、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的问题,为物联网在各行业的大规模应用落地,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带来重大契机。更重要的是,我国掌握物联网架构标准的主导权,将改变互联网时代“受制于人”的困境,对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物联网“养鱼”亩均增收上万
2016年底,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物联网六域模型参考架构国家标准(GB/T33474-2016)。随着物联网“大厦”基本搭建完成,物联网在我国将步入飞速发展轨道。沈杰却在此时辞去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职务,回到家乡浙江湖州养鱼去了。
“物联网应该是一种生态系统,当它与产业结合,才能真正落地发挥应有价值。”沈杰告诉记者,抱着把技术和行业进行跨界整合的想法,他在家乡创办庆渔堂,希望用实践验证物联网到底该如何变革传统行业。
中科院博士辞职养鱼,最初大多数人都不理解沈杰的选择。相比渔业,还有那么多回报率更高、操作性更强的行业可选择。但沈杰想的却是用毕生所学回报桑梓,用物联网科技唤醒沉睡的鱼塘。“我是渔夫的儿子,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水变得更清,鱼的品质更好,乡亲们生活更轻松。”沈杰说。
走访农家倾听渔民需求,到鱼塘查看系统运行情况,还组织农户开展物联网技术宣传培训。沈杰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睡在办公室里。
物联网养鱼,效益到底怎么样?“还不错,基本达到预期。”沈杰向记者透露,经过两年多探索,他在物联网养鱼的道路上积累了不少心得。由他自主研发的双鱼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投入不高,但对改善鱼塘生态环境、提升鱼的品质收效明显,当地渔民亩均可增收万元以上。
区块链和物联网大融合
今年7月17日,国际标准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经过为期一个月投票,通过由中国主导提交的关于成立物联网与区块链融合研究组的提案,并由沈杰担任主席。这标志着,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上再一次赢得“话语权”,有望引领全球相关产业发展。
所谓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目前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
“从国际发展来看,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逐步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两大代表领域。”沈杰介绍,近年来,我国在物联网和区块链标准建设上已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此次,由中国领导推动全球物联网与区块链融合的标准研究,将借助区块链技术,为物联网大规模商业应用和数据挖掘建立可靠的分布式信用保障机制;物联网也可支撑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提供庞大的行业应用场景和高价值数据资源,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共同发展。
“这不仅是区块链和物联网两大技术的融合,也是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沈杰介绍,物联网与区块链融合研究组将由美、英、德、法等10余个国家的专家共同参与。在未来一年里,专家们将重点开展物联网与区块链市场发展分析、融合框架搭建、互操作需求分析、标准立项等工作,共同推动世界范围内物联网与区块链的国际标准研究以及产业应用落地。“我们正在尝试,将区块链运用到渔业生产中,希望帮助更多的中国渔民摆脱困苦。”沈杰说。
本报记者 马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