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的学校自治研究
作者简介:陈慧,王文革,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研究院 上海 200234 陈慧,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与比较研究。 王文革,上海师范大学中小学教育实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与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学校自治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形式,自治权是校长专业标准中关于优化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权。通过对上海196位初中校长自治权的实证研究,运用卡方检验对不同性质、区域、类型的学校和不同职级、任职年限的校长自治权进行交叉比较,提出以下建议:用好《专业标准》,开发实施细则;廓清权力边界,落实学校自治;平衡资源分配,建立问责机制;进行实务培训,加强职责意识;完善人事制度,建立退出机制。
关 键 词:校长专业标准 学校自治 调查研究
标题注释:本文系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研究项目”和世界银行“基于更好教育结果的系统分析”(System Approach for Better Education Results,SABER)项目的系列成果之一,受世界银行与上海市教委资助。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4年12月,从上海17个区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共抽取200所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校长。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8.99%。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数据收集的工具选择上使用的是问卷,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有关被试的背景信息,第二部分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调查项目。问卷项目主要依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第五模块“优化内部管理”框架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的有关内容来进行设置。问卷题目以封闭式为主,内容涉及学校教职工工资决策权、奖金津贴决策权、募集资金决策权、财务预算决策权、招聘录用和解聘教师决策权六个方面。
二、结果与分析
(一)自治权的总体分布情况
整体而言,上海初中校长认为自己招聘录用教师的权力最大,其次是制定财务预算,居第三、四位的是制定奖金津贴的权力和制定工资的权力,解聘教师和募集资金的权力最小(见图1)。从学校管理运行的现状看,产生这一排序的主要原因有:①学校招聘教师采用岗位双向选择、学校聘用的方法,尽管应聘者需经区教育局审核,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测试、能力测试、心理测试等考核,但录用与否最终决定权在校长;②公办学校每年都要结合本单位预算年度的预算收入情况,编制支出预算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政府采购预算等,民办学校同样要向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和董事会提出本单位财务预算方案,预算编制的决策权在学校,审核权在上级;③目前中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基础性绩效工资由人事、财政、教育部门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确定,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该制度框架限定了校长的工资分配权,学校可以自主确定分配比例的是余下的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即津贴奖金,因此校长在津贴奖金上的决策权更大;④校长认为在解聘不合格教师时的权力较小,41.3%的校长认为自己仅在理论上有此项权力,因为事实上在实施解聘程序时会面临来自教师本人和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导致权力落实困难;⑤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程度提高,而且资金募集容易触碰乱收费红线,所以校长并无募集资金的必要。
图1 校长自治权频次百分比统计(n=196)
(二)校长在不同情境中自治权的差异
1.不同性质学校的自治权
#p#分页标题#e#
表1的结果显示,民办学校校长相对于公办学校有更大的工资分配权限、奖金津贴分配权限、募集资金权限、招录教师的权限和解聘教师的权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间,校长制定财务预算的权力分布不存在差异,很大比例显示出他们有财务预算制定的权限。
2.不同区域学校的自治权
城区学校和郊区学校间,校长在解聘教师的权力分布上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城区学校校长相对于郊区学校有更大的解聘教师权限,郊区学校校长现实中解聘教师的权力最小,愿望相对较大。城区学校和郊区学校校长在其他项目上的权力分布不存在差异。
3.不同类型学校的自治权
初中、九年一贯制和完全中学之间,校长在解聘教师的权力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初中校长现实中解聘教师的权力最小,愿望相对较大;完中校长解聘教师的权力最大;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解聘教师权力在三个组别间居中。不同类型学校在其他项目上的权力分布不存在差异。
4.不同校长职级和任职年限的自治权
对不同职级和任职年限的校长自治权进行卡方检验,初中校长六个方面自治权的感知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