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望等:不断完善“标准化+党建”新模式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党的十九大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的建设质量指明了方向。
将抽象规定化为“使用说明”
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标准化战略、发挥标准化的重要作用。2014年3月,他在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时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标准化+党建”就是把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以标准化的方式推进党的建设,从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我们知道,党内法规制度系统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根本遵循。但是,由于体系庞大、数量众多,基层党组织不免难以全面掌握和执行,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还有不少“中梗阻”。标准作为制度的操作尺度,将管党治党制度体系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流程、方法和指南,有助于解决制度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基层党组织是执政大厦的地基。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党建标准化把抽象的党建工作规定转化为简明具体的“使用说明”,明确党建工作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有助于解决基层党建深不下去、实不起来、落不到底的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标准化与党建的结合,就是运用标准化简化、统一、协同、优化的原理和方法,发挥标准简便易行、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优势,获得党建工作的最佳秩序和最大效能。它能有力地推动党建工作由虚到实、由繁到简、由零散到系统、由经验到科学的转变。
实践中,“标准化+党建”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提高党建质量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对标准化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树立标准思维,没有看到标准化巨大而独特的作用。
二是标准制定不科学,有的没有区分标准和制度,把标准体系搞成制度汇编;有的“千标一律”,没有充分体现自身特点;有的标准不够简明,存在交叉、重复或矛盾。
三是“有标不依”,有的重标准制定轻标准实施,标准“盆景化”;有的政策措施配套不足,相关各方协同不够。
四是标准更新不及时,没有体现新的制度和实践要求、中央和上级规定精神。
处理好统一性和个别性关系
推进完善“标准化+党建”,要在正确认识“标准化+”价值的基础上,把握标准的建立、实施、评价、优化等环节,形成管理闭环。
有标可依是前提和基础。标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基础性工作,前提是定位定责,明确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职责权限,并将职责层层分解到个人;核心是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党建工作规定加以归纳、提炼、整合,转化为简明具体可操作的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具体标准,确保人人有职责、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绩效有考核、事后有评估。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一要对标管理,引导基层组织对照标准夯实基础,对照标杆发现差距、补齐短板、持续改进;二要统筹推进,把标准化建设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党建工作结合起来,把标准化建设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
标准优化是保障。“标准化+党建”是新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通过党建标准的持续优化,推动党建质量的持续提升。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好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这是实现党建标准化持续完善的重要节点和保障;要优化标准供给,处理好标准的统一性和个别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关系,在追求普遍统一的基础上提高标准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适应形势要求的变化、实践发展的需要。#p#分页标题#e#
标准化和信息化融合是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信息化条件下的“标准化+党建”,以党建工作为内核、以标准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要以标准化引领和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支撑和提升标准化,推动“标准化+党建”和“互联网+党建”升级为一体化的“标准化+信息化+党建”。
总之,将标准化理念和方法引入党建工作,是新时代提高党建质量的创新思路、举措和办法,具有价值也富于挑战。只要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提高运用标准化思维和方法的能力,“标准化+党建”新模式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完善。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国家电网党校上海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