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国际要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用创新开辟“第二战场”——中国企业冲击国际标准之路系列报道之三

    作者: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9-02-26
    来源:

    在2G时代是跟随者、3G时代是突破者、4G时代是同步者,5G时代将成为引领者,这是移动通信产业和我国移动通信标准发展的缩影。

    华为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厂商,就是我国移动通信行业成功发展壮大的代表之一。而随着我国在移动通信标准领域的不断突破,华为自身也成为了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成为了唯一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是国际领先的3G技术标准化机构)里提出相关标准提案的中国企业,并最终获得了控制信道编码的国际标准。

    专家表示,随着一些新兴产业和业态的不断涌现,给了全球所有企业新的竞争机会,中国企业可以瞄准这些新兴产业发力,提早进行标准布局,从而争取主动权和主导权。

    瞄准新兴产业和空白领域

    2017年12月15日,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显示器件技术委员会(IEC/TC 110)在日本东京年会上宣布,全球第三代显示核心技术——柔性显示技术的国际标准方案由中国企业主导,这对于我国从显示大国向显示强国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主导这项国际标准制定的中国企业是维信诺公司(以下简称维信诺),一家从成立之初就瞄准国际标准制定的企业。

    2002年10月,IEC第66届年会在北京召开。对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内的全球显示产业来说,这届大会具有里程碑意义,正是在这届大会上,决定成立整个显示产业界国际标准制定的组织单位IEC/TC 110。也是在这届大会上,全球OLED标准的制定工作,正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3项标准获得了立项。

    大会上,现任清华大学校长、时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的邱勇教授提交了我国在OLED国际标准领域第一份关于OLED测试方法的中英文草案,获得了一致好评,也让他顺理成章地成为OLED测试方法国际标准项目的负责人。同时,邱勇当时还有另一个身份——维信诺首席科学家。

    维信诺的前身是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邱勇是这个项目组的负责人。从投身这个领域开始,邱勇就想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问题。因此,他在2001年专门组建了维信诺,也是从那时起,才有了后来我国的第一份OLED的国际标准提案和2009年正式发布的中国在OLED显示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在国际显示业界,和OLED一起备受关注的,还有柔性显示,两者一起成为业界非常看重的方面和重点投入的技术。其中柔性显示也是OLED重要的应用和产品方向。一方面争取成为国际标准的牵头起草单位,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这样的深度参与,不仅仅局限于OLED标准本身,也扩大至OLED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TC 110标准的各个方面,正成为维信诺国际标准战略的新思路。

    “无论是OLED还是柔性显示都是新兴产业和领域,全球的标准都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竞争异常激烈,但也给了中国企业最好的机会。”从一开始就参与标准制定的维信诺标准工程师谢静表示,在包括维信诺在内的一批中国OLED业界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努力下,我国的OLED国际标准制定,从一开始就与世界同步。中国知名的显示器企业京东方对此深有体会。2012年,京东方牵头制定的第一个产品规范类OLED国际标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基本额定值和特性》首次亮相IEC/TC 110,历经多重考验之后,该项标准在2015年正式发布,为我国OLED技术和产品的后续研发和生产扫平了潜在的标准壁垒,增强了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专家表示,对于一些新兴产业和业态,一般来说国际标准都处于空白状态,对于所有的从业者提供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关键就看企业能否抓住。比如当干细胞在全球兴起的时候,中国企业圣释(北京)生物工程公司就及时抓住了契机,积极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加速占领生物技术国际标准制高点抢占国际市场,走出了一条“干”出来的国际标准之路。

    用创新开辟“第二战场”

    2018年新年刚过,海尔集团就在1月6日举行创新年会,并传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新标准委员大会去年年底通过了一项由中国海尔主导的大规模定制国际通用要求标准的建议书,这是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创办半个世纪以来,唯一以模式为技术框架制定的国际标准,也是首次由中国企业牵头制定IEEE的国际标准。#p#分页标题#e#

    北京大学教授胡泳对此的评价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意味深长的突破。它意味着全球舞台上的中国制造元素除了中国产品、中国品牌,新加了一个“中国模式”。

    据悉,海尔在其“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基础上,研发出了智能制造云平台,它实现了用户、供应链、设备直接互联互通,共同实现用户个性化定制。目前,这个平台实现了新产品开发100%用户参与设计,用户定制占比16%以上,客户定制占比52%;效率方面,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以上,效率提升60%,不入库率达到了68%。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中国海尔是和德国、日本、美国的企业一同竞争,最终海尔胜出了,这是一个突破。

    “海尔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将技术创新升级为标准,不断为全球用户带来新的用户体验和价值。”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王晔表示,在海尔走出去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以“以用户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与“以技术为中心”的国际标准之间的冲突,但是海尔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创造的用户价值,以及海尔在全球的技术创新实力使海尔能够不断成功应对挑战,实现在国际上的引领。

    事实上,对于一些国外早已建立壁垒的行业,依靠创新突破标准制定的藩篱,开辟出行业或者产业标准制定的“第二战场”,正是中国企业冲击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路径,海尔无疑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案例。还比如,山东章丘的一家小微企业山东昊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凭借着技术创新主导制定了两项ISO国际标准,成为了中国中小企业获得国际标准主导权的经典教材。

    “纵观IEC/TC 110乃至整个IEC,往往最活跃的都是一些自主创新最强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这其实也告诉我们,无论是技术还是标准,必须有创新,有自己的技术,才能有话语权和诞生真正的人才。”IEC/TC 110主席,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保平回首自己十几年的国际标准化之路,最大的“心得”就是标准必须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记者 徐建华)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