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新时代的纪录片创作应有新的标准
“中华民族经历了5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依旧在这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导演、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王建国向记者如是感叹。王建国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许多西方人甚至不承认夏朝的存在,按照西方史学家的观点,衡量文明有3个标志:城市、祭祀、文字,只有符合其中的两条,才能构成文明,而在商代之前的中国,没有构成文明的遗址。但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对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黄河流域的石峁文化进行深入探究,证明了上述两处遗址都具有文明的基本特征。“而我们纪录片创作者的使命,就是要坚持与时代同步,再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名坚持在纪录片拍摄工作岗位的文艺工作者,王建国的创作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由其担任总导演、总撰稿,反映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 ,从2016年首次播出到现在,受众达3亿人次以上。而他为建军90周年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永远的军魂》在2018年播出之后,被制作成短视频版和手机版广为传播。王建国说:“纪录片工作者不是在拍摄纪录片就在拍摄纪录片的路上。每一部纪录片的拍摄,我们都要走过万水千山。对于纪录片来说,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是靠岁月沉淀而来的。”
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王建国认为文艺创作应该要有新思维,要勇于守正,又要敢于创新。“国际纪录片的标准长度是50分钟,可是今天的人们已经很少会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纪录片,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在各种移动终端上观看,50分钟的长度对于手机观众来说就显得太长。”王建国认为可以拍摄和制作短纪录片,制订10分钟或15分钟一集的新标准。但同时他也表示,短纪录片不等于就是短视频,纪录片人要坚持纪录片作品的人文关怀与审美价值,许多好的纪录片可以如短视频一样进行碎片化传播,但碎片化的短视频却永远无法成为好的纪录片。
当前,以5G、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为标志的第4次工业浪潮已经向我们走来,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和5G时代,面对几秒即可下载一部电影的无线带宽,面对4 K甚至8 K的高清影像传播,王建国觉得,文艺工作者如何适应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的挑战,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而克服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
从中日合拍的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到《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沙与海》,几十年来国产纪录片的脚步越走越坚定,纪录片的市场也越来越繁荣,投身纪录片创作的年轻人与日俱增。当被问及当下的年轻一代如何创作好纪录片时,王建国用一句话来形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行走,能拓展我们的阅历,从国内外同行来看,他们无一不拥有丰富的阅历。”王建国提到,在一次广州电视节上,他看到几个从来没有创作过纪录片的英国大学教师拍的关于英国女权运动的纪录片,虽然是第一次尝试,但他们把这段历史再现得非常好。“他们用了很多电影的手法,我想这和他们的学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他们不研究自己的历史、不对这些历史上的事件有共鸣的话,就不会去关注这个题材,也不会拍摄出这样一部作品。”
当谈到当下纪录片所存在的问题时,王建国认为,当前中国的纪录片发展不是缺乏热情和勇气,而是缺少清醒的发展路线,以及由这条发展路线引发出来的理智、到位的创作方式。对于纪录片的未来,王建国表示,在纷繁复杂的各种影视艺术形态中,纪录片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它真实、客观,文化底蕴丰富而又理性、深刻,这些特点决定了纪录片比其他影视形式更具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