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国际要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三新”发展撷英

    作者:中国网新闻
    发布时间:2019-04-04
    来源:

    中国江苏网9月20日讯 南京: 软件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软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等特点。2016年南京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软件名城建设的目标就是打造世界级软件名城。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对于进一步提升南京市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南京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大力推动下,软件业正以跨界融合的新面貌展现,并催生了一批新业态,通过融合商贸、金融、餐饮、物流等优势行业基础,加快传统通信服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领域向“云大物移”转变,积极培育虚拟现实、互联网金融、智慧制造等新兴产业,打造高端完整的软件产业发展体系,占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将软件产业作为南京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来培育壮大,在政策环境营造、重点领域推进、新兴业态培育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引进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实施软件企业家培育工程,促进软件园区集聚发展,推动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一谷两园”国家级园区和省级软件专业园区建设,实现错位发展,形成相对优势。据统计,2016年全市涉软企业总数超过4100家,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484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一谷两园”产业规模占全市72%。中国(南京)软件谷作为全国首批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产业规模、园区形象、品牌优势已跃居全国软件园区第一方阵。目前,全市拥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8家,居全国第三位,已有微软、IBM、甲骨文等30家世界500强软件企业和华为、中兴、东软、中软等36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在南京设立创新中心、研发中心,软件产业的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

    苏州:

    用“智能制造”升级“苏州制造”

    工业革命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描绘了智能生产的广阔前景。苏州作为全国工业大市和信息产业重要基地,产业综合实力和信息化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近年来,苏州把机器人产业及智能制造发展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抓手,工业企业自动化信息化融合向更深层次拓展,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产品)、在线服务等已成为全市行业发展热点和新方向。目前,苏州成立了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昆山、工业园区等地成立了智能机器人和成套设备协会、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华为、中软国际、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新时达机器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集团公司、品牌企业、科研院所在苏投资并设立项目,苏州机器人产业以及智能制造的“产业链”和“生态圈”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

    2016年末,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达1025家,年产值2612亿元,利税330亿元。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机器人产业及智能装备企业完成产值1518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工业机器人产业产值97亿元,同比增长41.8%。从区域分布看,昆山、工业园区是苏州机器人产业及智能制造企业的主要集聚区。2016年末,昆山、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总数分别为204家和114家,年产值504亿元和624亿元,分别占全市19.3%和23.9%。预计到2020年,工业园区将建成5个以上人工智能相关特色产业园、孵化基地和创新平台,设立百亿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力争培育2-3家十亿级、1-2家百亿级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近日,苏州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了实现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全力推动“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转型。#p#分页标题#e#

    无锡:

    8年绘就“智慧无锡”新蓝图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物联网产业在无锡正式启航。近8年来,在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新征程中,在描绘“智慧无锡”的新蓝图中,物联网产业率先起跑、积极领跑,成为无锡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动能转换的切入点和转型升级的支撑点。

    融合物联网产业新思路,彰显“无锡特色”。无锡基本形成了涵盖感知、网络通讯、处理应用、关键共性、基础支撑的物联网产业链,构成了一个很好的产业生态。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由荣德生创建,是中国民族纺织业的典范。现在,走进生产车间,只听到机器轰鸣,很少看到昔日穿梭往来的纺织工人。原来,工厂的生产线装备了9万多个传感器,由28套信息系统组成的传感网实时监控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能耗情况,原本1万个纱锭需要用100多个工人,现在只要25人,创造了全国棉纺织行业最好的用工水平。

    打造物联网产业新载体,创新“无锡模式”。近年来,无锡坚持市场导向和需求牵引,积极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和资源共享的特色产业园区、创新型园区等发展载体。除了召开一年一度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杭州云栖小镇的“姐妹篇”雪浪物联网小镇。也于8月初落户无锡太湖新城,实现传统江南水乡风情与现代物联网科技优势叠加。无锡也将形成鸿山、雪浪两座高规格物联网小镇“两翼齐飞”的盛景,并和云栖小镇、乌镇连线,成为长三角“新经济带”。

    制定物联网行业新标准,发出“无锡声音”。无锡坚持制定纲要明确标准工作方向、搭建平台集聚标准工作资源、坚持应用导向驱动标准制定“三面发力”,突破物联网标准工作的天花板。2009年至今,无锡市牵头和参与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20项、行业标准25项。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牵头和参与了《物联网感知对象信息融合模型》等7个国家标准的制定,并连任ISO/IEC物联网体系架构国际标准项目组主编辑单位,代表中国牢牢掌握国际标准话语权。

    8年追梦路,物联网在无锡从无到有,蓬勃生长。展望新征程,无锡必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带着情怀和责任先行先试,为中国物联网发展提供无锡经验。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