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陕西省宝鸡市开展人居环境标准化试点工作侧记

    作者: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10-27
    来源:

    让美丽乡村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陕西省宝鸡市开展人居环境标准化试点工作侧记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姜丹) 葡萄藤下画上女孩摘葡萄、花盆上方画上儿童拿着水壶浇花…走在宝鸡市千阳县双庙塬村的主干道,以传承文化、弘扬新风等为主题的3D壁画甚是吸睛。

    此外,建成的荷花池、绿色景观长廊、文化广场、群众舞台,打造出了集民俗文化、现代农业、农事体验、环保养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景区。

    既有“颜值”,又有“活力”。该村大力发展矮砧苹果,2018年苹果产业实现收入600余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80元。

    村民师少华表示,“以前做过生意,开过饭店,卖过建材,这几年生意不好做,今年回来就在村上包了20多亩的苹果园,觉得村里现在不仅发展环境好,空气也好。”

    中国标准化

    作为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化试点村,该村实施党建、公共设施管理、村风民风规范引导、产业发展、垃圾处理和改厕标准化,在村庄整洁、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美化绿化、建筑风貌等方面落实统一的标准要求,打造了“环境优美、治理有效、服务优质”的多彩双庙塬。

    标准化正在引领陕西乡村旧貌展新颜:设施多起来、环境好起来、面貌靓起来、群众腰板硬起来;也让美丽乡村的内涵更丰富、更多样。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紧盯农村发展瓶颈和短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化试点和标准体系研制,探索形成了“标准引领、试点先行、总结模式、全面提升”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思路,并率先在宝鸡市创新试点。

    今年以来,宝鸡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党政齐抓、全员发动,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提升突击战、垃圾治理清剿战、污水治理歼灭战、厕所革命攻坚战、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久战“五大战役”,着力建设净美、绿美、常美的美丽宜居新农村,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选取了渭北塬区、关中川道、秦岭山区8个不同类型村庄作为试点,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在组织专家,到浙江、安徽等地学习经验、实地调研的同时,形成适合本地的经验。

    高位推进。针对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无标可循、无据可依的现状,在全省率先部署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化建设的宝鸡试点工作。这也成为陕西省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主抓的工作之一。徐启方带队与省市场监管局沟通协调,提出了标准化助力的要求。

    制定标准。围绕实际和发展需要,聚焦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农户厕所、村容村貌四个方面,制定形成省市八项标准体系。同时,坚持边制定标准边推广实施,在全市600个示范村、31个精品示范村全面推广,并采取市县领导一对一包抓,推动标准落地生根。

    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公共设施管护机制、积分管理机制、农户“门前三包”机制、党员认领机制,解决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一阵风、难坚持的问题。

    夯实各级责任。严格落实“市主导、县主抓、镇主责、村主体”的四级责任。市委、市政府将农村环境整治纳入县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环保督察,坚持督查暗访、媒体曝光、评估通报“三个常态化”。

    中国标准化

    全面净化乡村。连续开展了六轮垃圾清剿战,全市发动群众上百万人次,清扫道路6.3万公里,整改河道“四乱”169处,清运垃圾34万余吨,基本实现了公共区域无明暴垃圾、道路两边无散落垃圾、河道内外无乱堆乱倒。

    多点开花、示范推进。现如今,宝鸡人居环境标准化工作成效明显。 眉县区分村情实际,制定了干净整洁村、重点达标村、示范样板村三类标准体系,细化量化环境清洁、厕所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和指标。#p#分页标题#e#

    凤翔县分级示范,突出特色树品牌,通过县级层面抓统筹、镇级层面抓典型、村级层面抓特色,涌现出了以六营村泥塑文化、大塬村关学文化、紫荆村红色文化、南指挥村秦文化为鲜明特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名片”,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60个。

    “结合黄土高原土层厚、雨量中等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双瓮漏斗式作为我村户厕改造的统一标准类型。这种厕所一瓮一盖、密封好、无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粪便定期清除达到无害化处理。目前,全村普及率达到了85%。”双庙塬村村支书师保卫表示。

    农村有句老话说“污水靠晒、垃圾靠刮。”现在,双庙塬村投资3.5万元建起的80平方米的垃圾分类回购中转站,让群众追求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该村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由各户先初步分类并定点投放,对可回收垃圾,统一价格收购,形成正向激励;对于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交由县环卫站统一转运、规范处理;对于餐厨垃圾,指导群众经生物灭杀后制作有机肥。

    新农村,不仅“面子”光鲜还要“里子”干净,不仅环境舒适,还要产业兴盛、群众富足,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和谐相处的美丽乡村。

    双庙塬村在国家级第八批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下,从建园到果品的仓储运输和分级销售,全过程严格按照《矮砧苹果标准综合体》体系运行,建成矮砧苹果园870亩。

    中国标准化

    凤翔县六营村发挥泥塑民俗特色,打造古朴的泥塑一条街,在当地形成产业大规模发展,游客专程赶来体验泥塑制作过程,前三季度接待国内外游客95万人次,泥塑产品销售额达1100万元。

    10月14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以“标准助力乡村振兴,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宝鸡市举办“世界标准日”宣传活动启动会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化建设现场会,总结试点情况,提高巩固成效,推广试点经验。

    “今年是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标准化建设与脱贫攻坚、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与乡村旅游业态、村级集体经济、农产品转型升级同步推进;与农村三变改革、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管理机制统筹考虑,立足县域抓提升,着眼全省建试点,面向全国作示范,运用标准化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的‘陕西样板’。”会上,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田中智对人居环境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