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山西将实施10项气象服务地方标准指导防灾减灾规划提高公众应急能力

    作者: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11-08
    来源:

    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批准发布《预警信息发布管理规范》《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暴雨灾害风险区划》等10项地方标准,并将于11月11日起实施。

    雷电引起的灾害是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地理、地形特殊,境内山脉起伏,局地强对流天气和雷电灾害较多。据山西省气象部门不完全统计,2000年和2011年,山西省共发生雷电灾害事故509起,造成92人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324万元。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雷电灾害进行风险区划,能够将灾害防御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的程度,对于防灾、减灾有着重要意义。暴雨也是山西省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1983年~2015年期间,有记录的暴雨灾害多达1227条,占各类灾害记录的25.65%;累计受灾人口1233.1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143.20万元。山西省暴雨灾害广泛分布于全省11个地市及大多数区县,其危险性和潜在风险极大。开展暴雨灾害评估与区划是有效管控其累积风险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发布的相关标准缺乏暴雨灾害区划方面的标准。因此,制定山西《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和《暴雨灾害风险区划》地方标准,有利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气象标准化工作和提升气象事业质量;有利于指导防灾减灾规划与布局,提高公众的应急能力。

    预警信息的发布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预警信息种类多、发布手段多,但目前山西没有相关标准规范可依据。《预警信息发布管理规范》对山西省、市、县预警信息发布中信息接收、信息审核、信息发布和质量评价等各环节管理的流程进行了规范。该标准由山西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研究编制,填补了山西省预警信息发布领域的空白。

    此次发布的地方标准还包括《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建设指南》《机载人工影响天气设备作业前检查规范》《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信息上报规程》《机载人工影响天气焰条式催化剂装卸操作规程》《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空域使用规范》《人工增雨(雪)催化潜力要求》和《层状云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方案设计要求》。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10项标准由山西省气象局提出,分别由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山西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起草。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