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0-01-17
    来源:

    作者简介:周险峰,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湘潭 411201

    内容提要: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是美国标准化考试制度实施过程的伴生物并将与之相始终。百余年的反标准化考试运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反标准化考试的种族歧视;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一个阶段,主要反“考试统治”,也就是试图消除考试左右教育活动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反对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教育问责的依据。作为美国“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传动器,未来的标准化考试只会发生技术性改良而不会被取消。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有多方面的诉求,但追求考试的公开、公平、有效及多元是其主要目标。反标准化考试运动对市场化时代的教育改革富有多方面的启发,特别是在如何科学地看待考试及其对社会和教育的公平影响方面能给我们诸多的借鉴。

    关 键 词:标准化考试 问责 考试统治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教育‘右转’的抵制:批判教育研究的历史及其理论建构”(项目编号:BOA140022)的研究成果。

    美国的“反标准化考试运动”(Anti-standardized testing movement)也称“反考试运动”(Test-defying Movement)、考试抵制运动(Test Resistance Movement)、反高风险考试运动(Anti-High-Stakes-Testing Movement)、“拒考运动”(Test-refusal Movement)、或“罢(退)考运动”(Testing Opt-out Movement)。该运动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小学实行标准化考试以来时断时续,近年来不断高涨,甚至蔓延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社会风潮。

    历史地看,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为一个阶段,此阶段以反标准化考试的种族歧视为主题;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一个阶段,此阶段所涉及的主题较多也较复杂,但主要还是以试图消除标准化考试对教育自身产生的不良影响为主。美国反标准化考试运动在这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中有高潮、有低潮、有蛰伏,表明了其曲折的发展历程。

    一、反标准化考试运动的过去:反种族歧视

    标准化考试最初是以智力测验(IQ tests)的形式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中小学。由于进步主义教育改革的兴起、心理学作为专业领域的出现、科层化及“泰勒原理”对教育及其它生活世界的影响以及对科学知识与量化的依赖日益增加等原因促使智力测验用于当时学校。不过,这也与当时随着移民不断增多而学生数激增导致义务教育问题丛生而教育问责及教学效率缺乏等有关,以致当时不少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认为,只有通过用考试结果来决定学生的智力或成绩才能使教育更加有效且简便易行[2]。这样,标准化考试很快在美国当时的中小学中流行开来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一直被作为“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的传动器而备受政府推重。

    但是,美国的标准化考试自始就具有强烈的种族歧视色彩。智力测验是用常态分布或钟型曲线来表明人的智力分布情况。当时,这种智力分布的设计者大多是由优生学的拥护者来进行的。这些优生学的拥护者们相信,在不同的种族群体中存在一个自然的等级,一时间“白人优越论”甚嚣尘上。当时的白人学者们认为,考试分数证明了非裔美国人(黑人)智力天生低于北欧白种人;环境对学生在智力测验中的表现作用甚微,智力从根本上而言是固定不变的;在非裔美国人的孩子中难以发现智力超常的儿童;拥有黑白混血血统的儿童比“纯种黑人”所生的儿童智力要高;改善教育机会对黑人儿童智力的提高没有什么帮助。这些观点当时被看作是科学真理[3]。

    正因为如此,智力测验很快被用于分流和选拔学生并作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依据。到20世纪20年代,心理测量的拥护者还开发出常模参照性的“学业成绩测试”,该测试的意图在于明确学生对基本的学术性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在学校里,这些测试结果也用来对学生进行排序、分流,以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p#分页标题#e#

    在大学入学考试方面,种族歧视的痕迹则更加明显。早在1900年底,美国就首次出现跨州的考试机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简称“CEEB”),并于1901年6月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学入学考试,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和历史。1926年,“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又对考试进行改革,实行现在广为采用的“学术性向测验”(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即通常所说的“SAT”。这种考试,纠正了侧重书本知识和机械记忆的考试偏向,重点评估学生是否具有在大学学习的能力。“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最初的考试形式是论文写作,但是为了满足战后因《军人安置法》(Servicemen's Readjustment Act of 1944,也称“G.I.Bill”,)所激发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采用了多重选择题形式的“学习能力性向测试”。“学习能力性向测试”被认为是智力测验的变种,“美国大学考试”(American College Test,简称“ACT”)的分数,更被认为与家庭收入及有效复制种族等级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考试成了下层社会和有色人种子弟进入大学的障碍。

    因其种族歧视的性质,标准化考试在美国中小学校中运用之始即受到批评,特别是遭到美国黑人学者们的强烈谴责。黑人学者们用大量雄辩的事实证明,美国黑人智力“低下”是社会原因造成的。这些代表性的美国黑人学者有W.E.B.Du Bois(1868-1963)、Horace Mann Bond(1904-1972)等。

    进入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民权与黑人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用“学术能力测试评估”及智力测验来确定黑人孩子智力迟钝的计划受到社会的强烈控诉,但这些控诉大多数以败诉而告终,其原因是,美国政府对标准化考试日益重视强化。例如,1965年约翰逊总统签署了《初、中等教育法》,《初、中等教育法》强制要求所有在《初、中等教育法规》计划资助之内的学生一年至少参加一次学业成绩考试。这种考试基本是在3—8年级中进行,尽管有时候对更低年级的学生也进行考试。考分通常用于教育分流。实际上这时的学校考试与多项选择性的智力测验没什么区别。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回归基础”教育运动兴起。“回归基础”教育运动实际上是一场严格学术标准、强化考试并对教育效能进行问责的运动。此运动成为美国“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之滥觞。

    就整体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中小学对标准化考试的抵抗主要是反标准化考试的种族歧视性质,争取教育平等权。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80年代以前美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就是追求教育平等[4]。当时对标准化考试的抵抗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理论上,一些黑人学者们抵制白人学者们的优生学、“白人优越论”,并试图证明黑人的智力并不是天生低下的;二是在实践上,配合社会民权运动,控诉标准化考试的不公。

    不过,此段历史中直接针对标准化考试的罢考行动却很少发生。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