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谨蜚 如何评价品牌,对于品牌的效应、价值、识别系统等方面如何判断,哪些指标是评价一个品牌“优劣”或“良好”的要素。本文将介绍目前国际有关的品牌评价理论,和我国的品牌评价标准,及目前开展的商业企业品牌评价认证工作。 第一节 品牌评价的几个角度 1.1 对品牌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价 对品牌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价,是将品牌视为可交易的无形资产,然后去评估品牌自身的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是由英国Interbrand公司开发品牌资产价值评估模型。该模型认为,拥有品牌将会使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获得稳定的收益,故应该以未来收益为基础评估品牌资产,其计算公式为:品牌价值V = Q×L×S。其中,Q为...查看详情>>
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是指对标准实施情况与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的活动。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对于推动标准正确、持久实施和企业建立内部监督、自我约束的机制起着重要作用。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包括政府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自我监督。 (1)监督检查的范围和对象。凡是企业已通知实施的标准均属于监督检查范围。标准实施及其监督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凡是企业要实施和废止的标准,都要以书面通知形式,按一定的程序通知到有关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监督检查,其范围包括在企业实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也包括国家、行业和地方法规,以及企业标...查看详情>>
我国首个针对产品与商品二维码开放应用的国家标准发布 让“扫一扫”更安全便捷 日前,GB/T 33993-2017《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并公告,这是我国针对产品与商品二维码开放应用的首个国家标准。该标准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众多生产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运营商、自动识别领域的服务商以及科研院所、各地方标准化机构等单位共同起草。 该标准规定了商品二维码的数据结构、信息处理和符号印制质量要求等技术特性,适用于与商品相关的二维码印制、识读与信息处理。 根据《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商品二维码的数据结构的分类,包括编码数据结构、统一网址数据结构、自定义网址数据...查看详情>>
6月7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与信息标准化研究所主持召开了《无形资产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转化研讨会,来自新闻出版、会计、电信、智能制造、饮品食品、医药、能源、钢铁、知识产权研究等多个领域的2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与信息标准化研究所咸奎桐所长主持。 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零供委谭新政主任介绍了社会各界对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需求,并从为组织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和长期受益的角度分析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和重要性。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代表介绍了标准制定工作任务的来源、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无形资产的分类原则,适用范围、标准主要内容和下...查看详情>>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标准改革文件的文件精神,中国商业联合会目前启动了“企业创新评价体系”等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 企业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近年来,我国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涌现出一批以科技发展、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发展模式先进的企业创新榜样,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创新总体上仍存在动力不足,缺乏系列标准,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中国商业联合会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查看详情>>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设置的标准化工作机构,配备的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管理企业标准化工作。其任务是: (1)贯彻国家的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编制本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 (2)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 (3)组织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4)对本企业实施标准的情况,负责监督检查; (5)参与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工作,提出标准化要求,做好标准化审查; (6)做好标准化效果的评价与计算,总结标准化工作经验; (7)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情报资料; (8)对本企业有关人员进行标准化宣...查看详情>>
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扩大试点范围 质检总局等部门通力配合完成六大功能板块建设 据新华社电 7月20日,海关总署通报,在前期天津、浙江、福建、广东、重庆、陕西试点基础上,我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扩大试点,新增北京、上海、山东、河南、湖南、贵州和新疆等地,试点地区覆盖13个省(区、市)。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指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平台提交标准化信息和单证,是世界各国促进贸易便利化、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落实口岸“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建设的重要任务。 根据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框架意见,标准版共包括9大基...查看详情>>
国际标准作为向国际社会传播先进实用的生产方式,以及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其发展步伐越来越快,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意义重大。 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25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影响的区域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国际上通用的团体标准和其他先进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中针对我国急需的内容,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在充分论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查看详情>>
从跟随到领跑 中国特检院以领先标准推动我国无损检测技术迈向强国之列 □ 本报记者 孙 圆 6月30日,ISO/TC 135国际标准化组织无损检测技术委员会全体成员投票,一致通过中国成为ISO/TC 135/SC 9(声发射检测)国际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国。这是我国无损检测领域承担的首个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与此同时,中国特检院成为ISO/TC 135/SC 9秘书处的承担单位。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毫无标准可依,全靠翻译、参考国外资料跟随式前行;到2000年左右开始,由中国特检院等领军机构逐步打开国际视野,主动学习国际规则;再到现在,成为一些国际标准的制定者,行业领域的领跑者,我国无损检测事业经...查看详情>>
采用国际标准,应当符合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制定(包括修订,下同)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国际标准(包括即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为基础,除非这些国际标准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而对我国无效或者不适用。采用国际标准中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保标准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采用国际标准时,应当尽可能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的技术问题等原因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时,应当将与国际标准的差异控...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