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刘超,华侨大学 法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刘超(1980- ),男,湖北武穴人,法学博士,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环境法学研究。 内容提要: 我国当前的《侵权责任法》重视了环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进行了特殊侵权责任制度设计,但在价值判断和制度机理上依然秉持私权保护理念。这使得当前的环境侵权救济机制存在着诸多内生缺陷和实施困境,其症结可以归结为环境侵权所致损害超越了传统民事侵权的损害结果。环境侵权中“对环境的损害”以及生态利益的损害已经不能在传统侵权结果责任框架下寻求救济,必须引入环境侵权行为责任理念,并相应地进行制度设计。该制度设计的...查看详情>>
作者简介: 陈伟,南京大学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陈伟(1979- ),男,江苏南京人,法学博士,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 原文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西安)2016年第20161期第134-142页 内容提要: 通说认为,污染物排放标准系公法上环境管制的手段,效力并不及于作为私法的侵权法。然而法院在不可量物侵权的实际案例中却又承认合规抗辩的效力。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既有学说仅仅注意到了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侵权行为有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而没有注意到造成损害结果的真正原因并非排污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而是排放行为造成的环境质量的下降(以环境质量标准是否达标界定)。把...查看详情>>
作者简介: 兰磊,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原发信息: 《竞争政策研究》(京)2015年第20159期 第58-70页 内容提要: 价格歧视是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但特定条件下,也可能造成竞争损害。对反竞争的价格歧视行为进行认定,首先,实施者应当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其次,应当按照经济学的理解来界定价格歧视行为,通过成本端和价格端交易条件的比对来确定;再次,只有在价格歧视造成反竞争效果时才应受到反垄断法规制,包括一线损害、二线损害、剥削效应;最后,应允许被告主张正当理由来否定或抵消价格歧视或反竞争效果认定。《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实践表明,价格歧视是一...查看详情>>
甘惜分资料图片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引吭高歌和摇旗呐喊,却也难于沉默不语,生就一副犟脾气,继续着自己的追求…… 用一个世纪的风雨,甘惜分收获了一个称谓——新中国新闻学奠基人。100年只是一瞬,但新中国新闻学却由此发端,并蓬勃发展,指引着时代忠实的记录者。 他的故事,也是新闻学的故事。1916年,甘惜分出生在四川省邻水县。他是孤儿,由大哥带大,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初中毕业后无法继续深造,来到乡村小学教书。为了多读书,他加入了当地的秘密读书会,却由此接触到进步思想,“每次去,都如同经受了一次革命洗礼”。1938年,他终于来到延安并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人生中第一个...查看详情>>
作者简介: 赵海燕,甘肃政法学院甘肃省经济法制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副教授。 内容提要: 现有著作权法对合作作品的界定、判断标准和归属等内容的规定过于简单和概括,致使学理解释不一。本文主要从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等对合作作品的判断标准进行分析和界定。同时对合作作品的归属从一般和特殊规定两方面加以阐述和评价,并对司法解释中不按合作作品处理的两种情形即领导作品和特定人经历作品的归属提出了不同观点,前者应排除在作品客体范围以外,后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关 键 词: 合作作品/判断标准/权利归属 标题注释: 甘肃政法学院2010年重点科研项目“数字出版下的我国著作权法律...查看详情>>
在民事起诉状中,除了涉及当事人个人信息的部分外,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本案诉讼请求和支持的事实及理由。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曹志勋在《当代法学》上发表题为《立案形式审查中的事实主张具体化》的文章中指出: 在立案形式审查中,需要确定判断事实主张具体程度的标准。大陆法系采取足以与其他同类法律关系区分的识别说,而英美法系则长期以来坚持起诉陈述事实应当满足相应实体救济的条件,美国最高法院更是在近年来将其提升到较高的所谓合理标准。上述不同理解受到不同法域下对诉讼不同阶段的功能预设影响,也与不同的程序分段和提取裁判规则的技术密切相关。 根据我国立案和审前程序的功能以及我国的...查看详情>>
作者简介: 李扬,深圳大学法学院 深圳 518060; 许清,北海道大学法学研究科,日本 札幌 0600908 李扬(1968- ),男,湖南隆回人,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许清(1986- ),男,湖北京山人,北海道大学法学研究科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西安)2015年第20151期第128-137页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判断是否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时,存在主观和客观双重判断标准,因而造成司法不统一的现象,这亟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统一标准。然而,《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13条第2款第3项除了将现行著作权法关于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规...查看详情>>
2014年1月1日,《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损伤鉴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该标准经过长期实践,几经论证最终出台,逐渐解决长期以来因鉴定标准不统一、不完善带来的一系列定案不准的问题。 一、既往损伤鉴定标准不完善带来鉴定混乱 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建立一个可行的司法体制尚在摸索阶段,制定人体损伤标准更是无从谈起。直至上世纪80年代,根据当时刑法八十五条之规定,国家制定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试行),经3年试行后,于1990年7月正式使用,即《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司发[1990]070号),同年发布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法[1990]6号)。1991年7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查看详情>>
近年来,绿色金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新型手段,其中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速度尤为迅猛。绿色金融发展,迫切需要发挥其指导原则、规范标准,而中国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塑造显得非常重要。 制定绿色金融国际标准,中国面临重大机遇 目前,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都处于新兴的阶段。全球最早的绿色银行金融服务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但在2013年才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并出现爆发式增长。 与国际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绿色金融服务起步并不晚。2016年7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批准了绿色金融议题下的主要成果,会后公报强调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并明确支持二十国集团绿色...查看详情>>
案情:甲、乙二公司均是白酒生产企业,生产的不同品牌白酒包装盒均取得外观设计专利,且甲公司的白酒品牌系知名商品。后甲公司发现乙公司使用的包装盒与其公司的近似,于是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乙公司的专利无效。专利复审委员复审认为,两个外观设计专利存在明显区别,一般消费者施以普通注意力即能分辨二者差异,遂作出维持乙公司专利的决定。甲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该判决生效后,甲公司又以乙公司的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查看详情>>

